0
项目位于广州市花都区,场地毗邻花都湿地公园景观带。设计以修补自然湿地景观为设计切入点,通过“变电站+ 净水站+ 景观驿站”的功能复合,既实现了对自然水体生态的改善,也优化了市民的景观体验。 设计从场地历史出发,恢复场地的湿地生态,同时保留景观游览路径。建筑主体采用轻介入的设计理念,融入周边城市、自然肌理; 同时有机整合场地自然资源,采用整合一系列主被动技术的可持续系统,减少建筑对场地的依赖,把场地最大程度地归还给自然。
設計理念 南方電力基礎設施的公共化和綠色設計 本提案旨在通過公共和綠色設計與改造,將城市中低效的基礎設施改造成一個積極介入城市空間的複合功能建築。 方案選址位於廣州市天河區 220 千伏變電站,該變電站地處市中心高價值區。原變電站高聳的圍牆和被動的空間利用似乎在警告市中心的人們遠離它,具有明顯的鄰避效應。 同時,我們也擔心市中心的人行道會被各種機動車和非機動車壓縮。大量的人行道空間被電動車停車位等不應該出現在人行道上的物品佔據,導致人行道空間系統混亂,無法有效吸納大量複雜的人流,並造成一定的安全隱患。本方案將廣州市規劃局的天河商業區人行天橋系統與變電站改造設計接壤,使變電站不僅承擔起中繼站的輸電責任,還能成為人行天橋系統疏散人群的樞紐。 由於變電站地下電纜管道複雜而密集,設計利用並加固了變電站建築的原有結構,懸挑梁和拉杆懸掛在上面的樓板上,最大限度地降低了變電站內部和周圍首層人行道空間柱子墜落的可能性,既符合改造要求的合理性,又將城市空間還給了行人。 建築內部設計的重點是加強人與變電站之間的互動和視覺聯繫。利用懸樑結構在建築內部建造了一條高架觀景通道。遊客可以通過這條通道進入變電站室外設備的頂部,觀察其外觀並瞭解其工作原理。這一設置旨在打破變電站的無形界限,使人們能夠接觸到設備,從而達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人行天橋系統位於改擴建建築的三樓,設計目的是在不妨礙人流的情況下容納大量人員。這一層並非用於商業活動,而是提供靈活的裝置,讓人們可以在不妨礙通行的情況下暫停和逗留。商業區主要位於一樓、二樓和四樓,作為行人的中轉站,與變電站的各條人行道融為一體,創造出一條將人們與變電站連接起來的移動路徑。
傳統街區的一次反士紳化實驗 隨著城市化的快速推進與經濟的高速增長,大陸城市在近60年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尺度的城市再開發與城市更新重構了生產生活空間,老舊的傳統民居被大量拆除,取而代之的是封閉的高檔社區或現代化商業設施。 這種建成環境改善和鄰裏階層結構升級的「城市更新」現象最早被西方學者稱為「士紳化」。 士紳化進程抹除了傳統合院社區中最本質的精神氛圍,當地居民對此頗有微詞。爲了避免在地低收入者被迫遷離,保護文化生活多樣性,維護住房的可負擔性,確保不同收入水平的居民在城市中對住房的可負擔性,這就需要反士紳化。 在北京,以宣武門外椿樹街道社區為例,原先居住在這些胡同社區的居民多為城市低收入階層居民,新建商品房社區的修建及發展使得這個地區的人口構成發生了顯著變化,低收入階層居民被迫遷移原址,取而代之的是居住在新建商品房社區的中高收入階層居民。 該項目有意圍繞歷史文化遺產,創造出一系列新的公共與私人空間的漸變地帶和多樣化的城市景觀,為北京椿樹街道傳統街區帶來更多的社會公平和多樣化的生活方式,促進了居民之間的互動和包容。
1
竹纖維菌絲體複合材_創新材料於建築應用 現在,我們正面臨著對地球資源的極度耗盡,導致環境的惡化和污染問題不斷加劇。在沉重的現實下,建築業也必須承擔其重要責任,有責任去尋找永續性和再利用的解決方案,並開始探索更多在地材料資源和建築形式之間的可能性。 面對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的目標,我們選擇利用當地的竹纖維和袖珍菇菌絲體作為主要建材。 選擇尊重和保護生態環境,通過模組化的製造和乾式施工法提出了新型的建築方法,減少對傳統永久性建材的需求與資源消耗。想為環境創造一個喘息的空間,並將這種充滿生命力的建築傳承給了未來的世代。這不僅僅是一種技術上的創新,更是一種對可持續發展和生態保護的願景。 此建築方法不僅是為了應對當前的環境危機,更是為了確保未來世代能夠生活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透過這樣的設計,我們有機會為地球的未來做出一點貢獻,同時也為人類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有了一點基礎。在這個不斷變化的世界中,我們必須意識到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保護我們居住的家,並尋找解決方案來應對當前的挑戰。 通過共同的努力,能夠建造一個更加美好、可持續的未來。
3
當代城市需要供給的是一個人面對一座城市的生活價值,但城市只成了期望總和的產物。台南發展為當今最具此項特徵的城市。 今年是台南建城的四百周年。台南由於文化古都地位的重要性,而延緩了城市做出改變。在廣大平原裡,台南面對新的慾望是和自身城市分離的不斷出走,以集 體意志合理化所有現象。這兩個 區域分別是「以成就過去未來」與「以外來成就的未來」,台南失去了屬於「現在」的當代性。我以建城之前因沙丘和墓塚而與城市不斷脫離的南山公墓作為基地,來消解台南今日發展的缺陷。使原本二元發展的這座城市成為三座1/3城市,相互平衡。 我藉由一組城市構成,從多種溢 出客觀的時間尺度,將這近百公頃的三分之一城市成為時間美術館。作為反映城市缺陷的宣言,並以沙丘與超日常作為回應。是藝術性的運作與遊戲性的行動結合後,成為台南於當代城市出現的實質寓言。以輕盈反映當下的質疑;扭轉集體對於城市的態度。一個人與一座城市都因期望的總和失去自身的存在性;然而尺度差異極大的他們在這裡成了一個類組,對抗那固化均質且缺乏自我真實性的日常經驗。
面对硅基空间的崛起,碳基空间的生存领域受到迅速挤压,实体商业空间的存在价值也受到挑战。如何形成对大众有吸引力的城市增值结构,让建筑空间重拾话语?本设计以此为背景,以广州卷烟一厂为场域展开概念性商业改造。 基于社会热点与商业竞品调研,研究以人气主力年轻群体为目标共同体,将其细分为非理智“癫人”、活力“浓人”、佛系“淡人”、与超然“亖人”。面对社会与健康内外压力,年轻人渴望重构身心秩序,短逃离现实、自我疗愈,需要一处满足求生欲的自救工厂,尽情做自己。 在商业共益愿景策划后,本设计以宏观、中观与微观三个层次切入系统构建,提取聊天表情包作为年轻人生存状态的具象表征,将其转译为二十个场景主题内核,并按体验属性分为“求生十关”与“求生十境”,让体验者在似乎虚构的新世界中走完自己独特的求生之路。 在这里,求生存与求长生似乎仍旧艰难,但又亦梦亦幻,如此令人着迷。
基地地处哈尔滨松花江江北船厂地区,周边旅游资源集中,生态资源良好,但由于场地交通不便,内部更新情况较差,处于较为老旧状态。 第一部分为城市设计。方案以船厂唤醒计划为概念,以两岸三岛,带动消费;产业置换,价值提升;怀旧体验场景触媒;活力水岸资金平衡四种唤醒策略为基点,探索船厂地区文旅转型的新模式。 设计从场地需求出发,选择了由文旅企业统一开发的模式,加入多种业态,多点唤醒,打造滨江活力商业带,最终实现参观者不同体验。 第二部分为建筑单体设计。选取基地中具有代表性的两块场地,进行建筑单体设计。单体建筑一为江岛博物馆建筑设计,单体建筑二为码头交通综合体设计。
2
“普通人殺害普通人,如何可能?” 21世紀,人類所擁有的一切和平、繁榮,都與20世紀以來一系列的抗爭、衝突與民族運動密切相關。然而戰後數十載,人們卻急於否認一切駭人聽聞的事實,相關記憶被遺忘、被抹除..... 其實我們都再明白不過,戰爭、暴力、衝突,將會使人類社會墮入無以復加的危險境地。然而在多數時候,暴力還是被默許、戰爭仍然被推崇,身處於極端環境之下的人們,只能選擇順應環境、投身權力以求自保,卻也無可避免的舉起了仇恨的旗幟。分裂、對立、殺戮,人們迷失於血腥的階級架構,以及戰爭武力所帶來的絕對權力之中。 這是烏托邦,它以無聲的、理想化的形式,為極端環境之下的人們創造了撕裂人性的理由,也讓未來世代的人們淪入仇恨與社會對立的無盡循環。 而一切的起點,皆始於戰後社會對於黑暗遺產及戰爭遺緒的棄置與逃避,在歷史記憶以及戰爭遺跡隨著時間風化,成為孤獨佇立、乏人問津的殘破廢墟之後,殘存於社會之中的只剩下無形的分化與對立情緒,環境、社會與人類個體皆不斷的衰敗與惡化,最終失去了和解的理由。 黑暗遺產,無論是抽象、抑或是具象型態,都不該被禁錮於時間的塵埃之中,它們理應被保存、被轉化,被激發其獨特的文史價值,而非在人類潛意識的逃避之下,被逐漸淡忘。 本設計試圖以二次世界大戰所遺留於社會結構之中的戰爭遺緒及黑暗遺產為例,以重新審視並探討人類個體與極端環境之間的相互關係。 以Reuse、Reborn、Revitalization等概念介入,透過二戰時期軍事遺址之重新規劃,將具象及抽象型態的黑暗遺產進行整合,創造線性的空間篇章與敘事性空間轉譯,引導人類個體意識對於”極端暴力”的逃離與甦醒。 敘事主軸以個體化視角為切入點,敘述人類如何在一次次的壓迫之下於極端環境中迷失,從清晰的自我意志狀態轉變為混亂、渾沌狀態,從普通人轉變為嗜血的屠夫;以及人類個體如何於戰後進行重新檢視、和解與癒合,回歸最初的和平狀態。本設計試圖在多方價值對沖,以及衝突對立無可退讓的情況之下,豎立屬於和平世代的反戰宣言。這是關於人類個體、關於戰爭、也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這裡開始,人類將起身逃離烏托邦,逃離理想主義的糖衣毒藥。
筑地市场,承载着东京独特的渔市文化,是城市记忆的象征。随着市场搬迁,场地升级,如何重现这里的历史韵味,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 我们将通过由宏观到微观的设计,重塑筑地的文化精髓。鱼贩的呼喊声,渔市的喧嚣,将在新空间中重新响起。 我们优化了交通流线,让每一个角落都便捷可达。现代与传统的结合,将让这里再次焕发活力,成为市民和游客流连忘返的地方。 海韵往事,筑地回响 记忆重生,活力再现。
國中時,爸爸將年邁的阿公阿嬤接回坐落在高雄舊家對面的新家照顧,我們開始生活在兩個家之間。 在之後的日子裡,爸爸時常回來舊家卻不發一語,姊姊偶爾一聲不響的過去新家,我對家的歸屬開始感到質疑,因此我藉由畢業設計重新了解甚麼是家。 我訪談家人並得知阿嬤失去的生活記憶、爸爸對減輕責任的期盼、媽媽對公平正義的期待、姐姐對自由的嚮往或是我對解放慾望的渴望….5個生活在一起的個體擁有各自的理想和願景,卻因由家的責任而必須居住在一起...我試圖以建築詮釋家人之間的矛盾關係。 我撰寫詩集,深刻的描繪家人彼此的邊界,以一場大雨的寓言,解放家人被約束的個性並擾動過去家所定義的關係與距離,找出了五個家人之間存在著12種家的變動關係。 最終我用兩道牆重構既有的兩個家。透過兩道牆結構的形構隱喻家人間12種變動關係所構成的動態平衡。 若影若離的關係,曖昧不清的界線,家人們被重新理解,不再拘謹抑或約束,最內心的歸屬得以釋放,即是我的那一個家。 「宛如綠葉般的光線從夾縫中穿透進來,微光中是爸爸正打理著的衣著,是媽媽輕微搖晃的裙襬,是姐姐拉奏的提琴,是那麼的遙遠,卻又通透無比,我漸漸睜開眼睛。」